一、总体目标
工作室每人每年阅读一本专业著作;每人每年发表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每人每年主讲一次教学讲座、学术报告或执教一次市级公开课;工作室3年内完成研究4-6项科研课题;研发3-4门校本课程;引导培养2-3名青年骨干教师;汇编一本专业著作,建立一个名师工作室的网络博客。建立一个新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库。
二、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1、加强对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增强课程意识,不断向学者型教师发展。
2、引领工作室成员专业业务的学习,明确机电专业教育改革的走向,自觉更新常识结构,增强自身专业底蕴,逐步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3、引领工作室成员对职教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疑点、盲点、新的增长点等问题进行扎实有效的互动、研讨与实践,创新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活,增强研究意识,不断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4、引领工作室成员积极创造条件,增强专业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在我市(区)优秀教师成长“五级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公认的知名教师。
三、教育教学研究
1、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工作室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主要探讨机电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及教学方法,研究如何优化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和实施策略,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从事该项研究意义及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目前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项目课程”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模式等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令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如何根据课程的地位、性质与特点,选择更为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一线专业教师自己正确对待的问题,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问题。
目前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给大家专业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3、研究的主要内容
专业课程有效教学的组织形式、实施策略等。
4、研究的主要方法
理论学习、课例探讨、同题教学、社会实践、专题学习和教学反思
5、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研究报告、论文、课例资料(教案、评价表、分析资料等)、博客文章、反思日记、相互培训课件、编写的教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