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9com拉丝维加斯2020年高等职业年度质量报告
目 录
前言1
1 学生发展3
1.1 就业质量3
1.2 在校体验4
1.3 职业发展6
1.4 自主创业8
2 教学改革9
2.1 专业建设9
2.2 产教融合11
2.3 教学资源13
2.4 院校治理15
3 政策保障17
3.1 政策引导17
3.2 财政专项17
3.3 质量保障18
4 国际合作19
4.1 学生培养19
4.2 国际交流19
5 服务贡献20
5.1 服务地方经济20
5.2 职业技能培训21
5.3 实施精准扶贫21
6 面临挑战23
6.1 机遇与挑战23
6.2 对策与展望24
附表26
表1:学生发展26
表2:办学条件27
表3:教育教学28
表4:科研与社会服务29
表5:国际交流30
3499com拉丝维加斯
2020年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前 言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年,3499com拉丝维加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职扩招、“双高计划”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政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校园平安、稳定,在学生发展、教学改革、政策保障、国际合作、服务贡献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13388人。其中,高职在校生10754人,增加1995人,增幅较大。专业数41个,新增6个,停招专业2个。新增了一批与云南五网建设相对接的专业,如: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据媒体应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等,专业结构布局总体和云南产业发展相适应。
办学资源持续增加。校园占地面积728.6亩,撤销五华校区,新增杨林校区。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6452.74万元;纸质图书72.47万册,电子图书总量达到4000GB;实习实训基地总数138个,其中校内实训基地78个、校外实训基地60个。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53人,专任教师达426人,双师素质教师175人。
核心指标生均达到合格标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12项核心指标数据显示,除生师比1项指标略低于合格指标外,其余11项生均值均达到或超过合格标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数(台)高于评估指标。
表1:学院办学基本情况一览表
基本监测指标 | 本校数据 | 评估指标 |
生师比 | 19.81 | 18 |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47.65 | 15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生) | 15.07 | 16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 5890.98 | 4000 |
生均图书(册/生) | 66 | 60 |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21.60 | 20 |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 69.52 | 59 |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 9.63 | 6.5 |
生均实践场所(平方米/生) | 8.84 | 8.8 |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 17 | 8 |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 10.20 | 10 |
生均年进书量(册/生) | 2.0 | 2 |
1 学生发展
1.1 就业质量
(1)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8. 08%,与2019届(86.70%)相比提高1.38%。近五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
(2)月收入稳步增长。2020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625元,比2019届(3299元)收入增加326元。近五届毕业生月收入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
(3)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较高。2020届毕业生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62.43%,与2019届(68.20%)相比,下降5.77%。近五届毕业生专业相关度总体保持在60%以上,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技能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较高,能够学以致用。
1.2 在校体验
(1)毕业生对母校的整体认可度较高。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98.63%,与2019届(98.05%)相比略有提高。近五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保持平稳。
(2)毕业生对任课教师评价较高。2020届毕业生对3499com拉丝维加斯任课教师的总体满意度为95.96%,与2019届(96.61%)相比略有下降。近五届毕业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保持平稳。
(3)毕业生对课程教学评价较高。近三年,在校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满意度逐年提高。近二年满意度达90%以上,保持平稳态势。
表2:在校生对课程教学评价
课程类型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思想政治课 | 72.59 | 86.67 | 91.39 | 90.5 | 92.44 | 91.74 |
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 | 82.63 | 90.00 | 91.46 | 90.81 | 92.16 | 91.33 |
专业课 | 80.32 | 84.84 | 90.69 | 91.87 | 91.82 | 91.7 |
1.3 职业发展
(1)雇主满意度基本保持稳定。用人单位对3499com拉丝维加斯2020届毕业生工作的满意度97.86%,较2019届(94.79%)增加3个百分点。近五年用人单位对3499com拉丝维加斯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94%以上。
(2)专升本比例持续提高。2020届毕业生专升本比例44.95%,较2019届(48.16%)下降3.21个百分点。近五届毕业生选择升学的人数呈现快速递增趋势。
(3)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逐年提升。2020年毕业生三年后晋升率60.56%,较2019年(60.28%)略有提高。近5届毕业生三年后晋升率在50%以上,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4)职业技能大赛成绩斐然。2020年参加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33个赛项,承办6个赛项,高职组获省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1项,中职组获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获云南省高职院校“衡信杯”财税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衡信杯”全国税务技能大赛高职组三等奖1项,参加第十六届全国职业院校“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三等奖1项,参加第五届“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财会职业能力大赛获三等奖1项。
1.4 自主创业
2020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45%,较2019届(0.94%)提高0.51个百分点,自主创业比例有所增加。近五年情况看,学生自主创业波动明显。
表3:2016届~2020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
项目 | 2016届 | 2017届 | 2018届 | 2019届 | 2020届 |
毕业生数 | 2039 | 2459 | 2560 | 2566 | 3040 |
自主创业数 | 43 | 27 | 44 | 24 | 48 |
自主创业比例(%) | 2.11 | 1.10 | 3.28 | 0.94 | 1.45 |
2 教学改革
2.1 专业建设
(1)专业与云南产业匹配度高。现设林业技术、园林技术、森林资源保护等41个专业,覆盖了11个专业大类,37个专业较好的适应和支撑了云南生态文明、美丽云南、绿色“三张牌”、八大产业和五网建设,占比90.24%。
表4:专业与产业匹配情况
云南八大产业及五网建设 | 专业名称 | 数量 |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 |
|
|
旅游学问产业 | 森林生态旅游、酒店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 | 3 |
广告设计与制作、文秘、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3 | |
信息产业 | 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信息安全与管理、林业调查与信息处理 | 3 |
现代物流产业 | 市场营销 | 1 |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 | 林业技术、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森林资源保护、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环境工程技术、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 | 10 |
园艺技术、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城乡规划 | 5 | |
木材加工技术、家具设计与制造、环境艺术设计 | 3 | |
新材料产业 |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 2 |
先进装备制造业 | 工业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2 |
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 |
|
|
五网建设: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1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4 | |
合计 |
| 37 |
(2)专业点及学生分布体现以林为主的特色。在开设的41个专业中,学生数最多的3个专业,占26.69%,依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和林业技术;学生数超过500人的专业6个,占44.61%,依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林业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和园林技术。
表5:专业点学生分布比例
序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生人数 | 占比(%) |
1 | 61020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023 | 9.51 |
2 | 630302 | 会计 | 945 | 8.79 |
3 | 510201 | 林业技术 | 902 | 8.39 |
4 | 610202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678 | 6.30 |
5 | 540301 | 建筑工程技术 | 660 | 6.14 |
6 | 510202 | 园林技术 | 589 | 5.48 |
7 | 520801 |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 | 363 | 3.38 |
8 | 510107 | 园艺技术 | 361 | 3.36 |
9 | 540502 | 工程造价 | 314 | 2.92 |
10 | 510203 | 森林资源保护 | 294 | 2.73 |
11 | 670301 | 文秘 | 289 | 2.69 |
12 | 640105 | 酒店管理 | 275 | 2.56 |
13 | 630301 | 财务管理 | 271 | 2.52 |
14 | 610211 | 信息安全与管理 | 268 | 2.49 |
15 | 510207 | 森林生态旅游 | 225 | 2.09 |
16 | 630701 | 市场营销 | 225 | 2.09 |
17 | 540106 | 园林工程技术 | 207 | 1.92 |
18 | 510211 | 木材加工技术 | 193 | 1.79 |
19 | 510213 | 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 | 192 | 1.79 |
20 | 510205 |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188 | 1.75 |
21 | 510209 |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 178 | 1.66 |
22 | 640106 | 休闲服务与管理 | 175 | 1.63 |
23 | 650111 | 环境艺术设计 | 172 | 1.60 |
24 | 610210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160 | 1.49 |
25 | 650103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158 | 1.47 |
26 | 540105 | 风景园林设计 | 155 | 1.44 |
27 | 580105 | 家具设计与制造 | 150 | 1.39 |
34 | 600209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148 | 1.38 |
28 | 510204 | 经济林培育与利用 | 142 | 1.32 |
29 | 510206 |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135 | 1.26 |
30 | 510212 | 林业调查与信息处理 | 127 | 1.18 |
31 | 520804 | 环境工程技术 | 118 | 1.10 |
32 | 520808 | 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 | 106 | 0.99 |
33 | 630103 | 资产评估与管理 | 100 | 0.93 |
35 | 650104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68 | 0.63 |
36 | 540201 | 城乡规划 | 60 | 0.56 |
37 | 610215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44 | 0.41 |
38 | 600202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36 | 0.33 |
39 | 560118 | 工业设计 | 28 | 0.26 |
40 | 520809 | 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 | 26 | 0.24 |
41 | 670405 | 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 | 6 | 0.06 |
合计 | 10754 | 100 |
(3)专业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结果,认定3499com拉丝维加斯7个骨干专业、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林业技术专业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
2.2 产教融合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下降。2020年木材加工技术、休闲服务与管理等8个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占专业总数的19.51%,占学生总数的25.89%;订单培养学生70人,占订单学生总数的2.51%。
表6:2020年订单培养学生情况
订单专业名称 | 合作企业(个) | 专业学生数(人) | 订单培养学生数(人) | 订单学生比例(%) |
木材加工技术 | 6 | 193 | 46 | 23.83 |
休闲服务与管理 | 1 | 185 | 24 | 12.97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 | 1023 | 0 | 0 |
园艺技术 | 5 | 361 | 0 | 0 |
园林技术 | 6 | 589 | 0 | 0 |
风景园林设计 | 4 | 166 | 0 | 0 |
园林工程技术 | 2 | 207 | 0 | 0 |
城乡规划 | 2 | 60 | 0 | 0 |
合计 | 27 | 2784 | 70 | 2.51 |
对比3499com拉丝维加斯五年校企合作情况,数据显示:校企合作企业、订单培养、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兼职教师、接受顶岗实习学生等数值减少,呈下降趋势。
表7:2016年—2020年校企合作主要指标比统计表
校企合作观察指标 | 单位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产学合作企业总数 | 个 | 110 | 126 | 174 | 191 | 21 |
订单培养数 | 人 | 219 | 291 | 318 | 144 | 70 |
共同开发课程数 | 门 | 32 | 46 | 58 | 32 | 15 |
共同开发教材数 | 种 | 29 | 34 | 41 | 22 | 12 |
支撑3499com拉丝维加斯兼职教师数 | 人 | 135 | 160 | 161 | 147 | 32 |
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数 | 人 | 819 | 818 | 1245 | 862 | 289 |
对3499com拉丝维加斯捐赠设备总值 | 万元 | 18 | 18 | 10 | 10 | 0 |
对3499com拉丝维加斯准捐赠设备总值 | 万元 | 3070 | 3070 | 120 | 0 | 15 |
接受毕业就业数 | 人 | 293 | 339 | 381 | 398 | 47 |
3499com拉丝维加斯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 | 万元 | 88.5 | 88.5 | 82 | 10 | 0 |
3499com拉丝维加斯为企业培训员工数 | 人天 | 1721 | 1910 | 1665 | 1828 | 320 |
(2)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顺利完成。2019年木材加工技术专业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20年该专业通过了省教育厅的验收。试点专业分别与昆明新飞林人造板有限企业、昆明福莱威尔家具制造有限企业、昆明韵智居木业有限企业等企业合作,试点班级2个,师傅25人,师傅教学时数300学时,培养学徒50人。
2.3 教学资源
(1)基本办学条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2020年3499com拉丝维加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07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890.98元,生均图书66册,年生均进书2.0册。建有校内实践基地78个,校外实践基地60个,其中8个省级高职示范实训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拥有工位数3098个,生均实践教学工位数0.29个。
(2)高职扩招后生师比呈上升趋势。现有专兼职教师518人,其中专任教师42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92人,中级职称114人;博士16人,硕士136人,“双师素质”教师175人,占专任教师数的41.1%。生师比19.81。本年度生师比较大,主要原因是高职扩招,教师引进数量不足。
(3)课程开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本学年共开设课程总数1122门,其中A类课程(理论课)93门,占课程总数的8.2%;B类课程(实践+理论课)663门,占课程总数的58.8%;C类课程(实践课)372门,占课程总数的33.0%,A、B、C三类课程的比例是1:7:4。在开设的1122门课程中,公共课183门,占课程总数的16.1%;专业基础课程44门,占课程总数的3.9%;专业课910门,占课程总数的80.0%。课程类型和课时结构较好的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较好地支撑了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开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4)智慧校园建设不断加强。3499com拉丝维加斯建有千兆主干校园网,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54间,教学用计算机1837台,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17台,信息数点达到4639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达到218.10GB,数据资源量8000GB。开发网上课程811门。校园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300Mbps,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课堂及实训教学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实现了数据信息的网络互连。成立校本数据中心,持续推进学生管理系统建设,在今年的迎新工作中完成网上自主选宿舍、网上注册、线上线下缴费等,在线缴费率90%。4门课程上线运行,校外点击量最高的课程达1.5万人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学问》在线开放课程被评选为2019年云南省精品在线课程,同时推荐参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完成4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在BB平台新增上线课程10门,上网课程累计354门,可满足1.3万人在线学习。信息化教学应用工作稳步推进,在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开课率达到90%以上,把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2.4 院校治理
(1)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2020年3499com拉丝维加斯深入推进“放管服”制度改革和“立、改、废、释”工作,确立“大学章程—规章制度—部门规范性文件和内部工作制度”的三级管理制度框架。梳理各类制度208项,废止31项,保留62,修订61项,新立54项,修订与新立制度完成率达89.5%。梳理业务流程170余项,编制完成40项,制度体系逐步完善,3499com拉丝维加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契合。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机构设置方案》,改革职称评审办法,优化考核晋升机制,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
(2)面对疫情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3499com拉丝维加斯制定并运行《2020年春季“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实施方案》,组织全校师生完成了2020年春季学期的教学任务,383名教师迎难而上,勇于创新,面向全校41个专业开设线上课程308门,累计在线教学43228学时,在线教学目标达成度99.72%,把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圆满完成2020年专业人才培养规定的教学任务。
3 政策保障
3.1 政策引导
2019年初,教育部制定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实施了“双高计划”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化产教融合、“三教”改革等政策。同年6月,印发《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目录(2019年本)》。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3499com拉丝维加斯课程思政建设引导纲要》(教高〔2020〕3号),同年6月,发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教职成函〔2020〕3号),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3499com拉丝维加斯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3499com拉丝维加斯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家政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的引导了3499com拉丝维加斯教育教学工作。
3.2 财政专项
办学收入持续增加。本年度3499com拉丝维加斯总收入22712.00万元,其中学费收入4500万元,占总收入的19.8%;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15994.00万元,占70.4%;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2138.00万元,占9.4%;其他80万元,占0.4%。年生均财政拨款1.91万元,生均财政专项经费1.2万元。
3.3 质量保障
内部质量体系建设有序推进。2020年,新建《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办法》,梳理完成部门、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指标,编制第一批次50个业务流程。修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办法》等10项制度,聚焦教学质量这一内部质量管理的核心,进一步明确3499com拉丝维加斯领导、职能部门、二级教学部门、教研室四级质量管理责任主体及其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固化形成“四级化 + 全程化 + 多主体 + 多手段”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年共安排听课732人次,评定出“教学优秀奖”15人,“教学示范奖”14名,“教学金牌教师”1人,5名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的教职工被记功一次。
4 国际合作
4.1 学生培养
目前有5个国家46名在校留学生。2020年首届16名老挝留学生顺利毕业,其中2名同学被南京林业大学“专转本”录取并获得一等奖学金,将进入南林大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实现了3499com拉丝维加斯第一届毕业留学生就有“专转本”的突破;为留学生创造优质学习生活环境,打造“留学生小苑”。
4.2 国际交流
制定《留学生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留学生各项管理工作,开启校企合作培养留学生的新模式,与中国“走出去”企业太阳纸业控股老挝有限企业委托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订单培养10名老挝留学生,企业为订单培养的留学生提供部分奖学金,实现留学生订单培养零的突破。
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举办的“2020年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报送的3个作品全部成功进入全国高校留学生组总决赛,全部荣获云南省教育厅、省语委举办的第二届“云岭杯”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留学生组二等奖和3个优秀引导教师奖。
5 服务贡献
5.1 服务地方经济
(1)毕业生就业去向。2020届毕业生3415人,就业3352人。其中,留在云南省就业274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3.2%;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毕业生2810人,占85.0%;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的有124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7.6%;到500强企业就业55人,占1.7%,与2019(0.7%)相比,增加1%。毕业生在本省、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80%以上,3499com拉丝维加斯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撑。
表8:2020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评价指标 | 2018届 | 2019届 | |
毕业生数 | 2467 | 3415 | |
留在当地就业 | 人数 | 1654 | 2749 |
比例(%) | 67.0 | 83.2 | |
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 | 人数 | 2053 | 2810 |
比例(%) | 83.2 | 85.0 | |
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 | 人数 | 976 | 1241 |
比例(%) | 39.6 | 37.6 | |
500强企业就业 | 人数 | 17 | 55 |
比例(%) | 0.7 | 1.7 |
(2)技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2018年,3499com拉丝维加斯划归省教育厅管理,造林技术咨询站、技能鉴定站一并划归省林业和草原局管理,相关技能服务业务暂时停止,技术服务收益为零。
(3)科研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3499com拉丝维加斯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6项,资助经费563.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4项,到位资金310万元;省政府决策咨询类课题《“十四五”期间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战略研究》1项,经费14.8万元;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研究课题2项。其中狼尾草属生态观赏草规模化繁育及应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落地于校园和嵩明县,油橄榄产业开发主要技术示范推广在永胜县,泡核桃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示范项目落地于禄劝县,“云南大眼与巨须隐翅虫亚科的分类研究”成果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已入库国家林草局科研成果库。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森野虫研——云南省昆虫研学资源开发》、《自媒体下的农业转型》获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并成功入驻3499com拉丝维加斯的创业平台进行进一步孵化。
5.2 职业技能培训
面向社会服务培训总量偏低。2020年,3499com拉丝维加斯面向社会开展的技术培训5110人日。与云南省公路局、德宏州林草局联合举办美丽公路管护人员绿化苗木培育种植技术培训、森林防火培训共219人,培训时间3772人日;为西盟县王雅村村民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共计培训244人,累计978人日。在富源县举办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培训学员60人,培训时间360人日。
5.3 实施精准扶贫
扶贫攻坚成效明显。在西盟脱贫摘帽后,3499com拉丝维加斯党委按照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充分发挥3499com拉丝维加斯的特色和优势,继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扶贫工作落实、政策落实、责任压实,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制订扶贫工作年度方案,下派1名处级干部、4名年轻干部投身西盟县脱贫攻坚工作,校领导身体力行到“挂包帮”联系点开展调研和回访,实地解决脱贫攻坚的困难和问题。全年助力“消费扶贫”20余万元,聘请林草系统行业专家实地引导竹产业发展、对接龙头企业培训引导致富带头人发展林下土鸡养殖产业,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00万元落地帮扶的王雅村,投入40万元推动王雅村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两个二级学院党总支分别与王雅村、左扩村党总支结成共建单位,党委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先后在王雅村上党课、讲政策。王雅村进一步完善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配套设施齐备,章程和组织架构制定完成,基本设施得到改善。3499com拉丝维加斯被评为省级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好”(第一)等次。
6 面临挑战
6.1 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期间,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将着力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人民生活方式快速转变,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对我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云南林业和草原局大力推进林业草原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加快“两王国一花园”建设(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发展生态富民“十一个”产业(木本油料、林下经济、野生菌、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特色经济林、观赏苗木、草产业、木竹加工、林桨纸、林化工)、推进数字林业建设,3499com拉丝维加斯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从教育环境看,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个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规划设计了10项任务,27条举措,细化了56个重点项目,聚焦关键改革,重点实施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信息化2.0建设行动、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行动等5项行动。
从3499com拉丝维加斯发展情况看,高职扩招后,突出问题是:生师比、教学科研行政用房等指标有所下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服务能力下降等,将是今后一段时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标对表“双高计划”建设标准,落实“行动计划”,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推进3499com拉丝维加斯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3499com拉丝维加斯跨越式发展。
6.2 对策与展望
(1)持续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要求,着力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做好疫情防控准备,科学谋划寒假和春季学期开学安排,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工作,坚持“错峰”原则,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着力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教育。
(2)全力争创“双高”院校。加强与职业能力标准对接,构建具有林业类院校办学特色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把握高职教育领域重大改革发展机遇,统筹推进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解决发展道路上机制障碍,推动办学高质量提高。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接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与“绿色三张牌”建设需要,按照“地方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总体建设要求,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教师产学研能力和双师团队、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水平,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与技术服务能力,强化教育教学研究,组织力量积极申报云南省、国家的教育教学类项目(课题),力争进入“双高”院校行列。
(3)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探索主体多元的办学体制。积极响应国家百万高职扩招计划,确保招生计划完成率不低于90%,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不低于95%。充分发挥林业职教集团的功能和作用,推进现代学徒制、混合所有制、1+X证书制等机制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强化对跟岗学习和顶岗实习学生的精细化管理。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好双创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动能作用。
(4)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对照专科高职3499com拉丝维加斯办学标准,全力推进金殿校区学生公寓“补短板”和富民校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强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与工作岗位对接,分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
附表
表1:学生发展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
1 | 毕业生人数 | 人 | 3415 |
其中:就业人数 | 人 | 3352 | |
2 | 毕业生就业去向 | —— | —— |
A类:留在当地就业人数 | 人 | 2749 | |
B类: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人数 | 人 | 2810 | |
C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人数 | 人 | 1241 | |
D类:到500强企业就业人数 | 人 | 55 | |
3 | 初次就业率 | % | 88.08 |
4 |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 | 62.43 |
5 | 月收入 | 元 | 3625.65 |
6 | 自主创业比例 | % | 1.41 |
7 | 雇主满意度 | % | 98.56 |
8 | 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 | % | 60.56 |
9 | 母校满意度 | % | 98.63 |
表2:办学条件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
1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元/生 | 5890.98 |
2 | 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 ㎡/生 | 15.07 |
3 |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 个/生 | 0.29 |
4 |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 元 | 19100 |
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 元 | 12000 | |
5 |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 万元 | 15 |
6 | 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 人时 | 8828 |
7 | 生均企业实习经费补贴 | 元 | 0 |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 元 | 0 | |
8 | 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 | 元 | 39.6 |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 元 | 39.6 | |
9 | 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单选打√): | 省级√ 地市级 行业或企业 其他 |
表3:教育教学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
1 |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 人 | 444 | ||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 人 | 511 | |||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 人 | 426 | |||
2 | 生师比 | -- | 19.81 | ||
3 |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 | 41.08 | ||
4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 | % | 21.6 | ||
5 | 企业兼职教师年课时总量 | 课时 | 13812 | ||
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 元 | 719596 | |||
其中:财政专项补贴 | 元 | 719596 | |||
6 | 教学计划内课程总数 | 门 | 1122 | ||
其中:线上开设课程数 | 门 | 38 | |||
线上课程课均学生数 | 人 | 295 | |||
7 | 教学满意度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1)思想政治课 | 调研课次 | 课次 | 14787 | 7053 | |
满意度 | % | 92.44 | 91.74 | ||
(2)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 | 调研课次 | 课次 | 21284 | 4292 | |
满意度 | % | 92.16 | 91.33 | ||
(3)专业课教学 | 调研课次 | 课次 | 51565 | 56847 | |
满意度 | % | 91.82 | 91.70 |
表4:科研与社会服务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备注 | |||
1 | 技术服务到款额 | 万元 | 0 | —— | ||
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 | 万元 | 0 | 提供产生经济效益的企业出具的证明,并盖财务章。 | |||
请上传产生经济效益的企业出具的证明材料 | 无。 | |||||
2 |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 万元 | 563.8 | —— | ||
3 | 技术交易到款额 | 万元 | 0 | —— | ||
4 | 非学历培训服务 | 人日 | 5110 | —— | ||
其中: | 技术技能培训服务 | 人日 | 3772 | ——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 | 人日 | 978 | —— | |||
退役军人培训服务 | 人日 | 360 | —— | |||
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服务 | 人日 | 0 | —— | |||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 万元 | 12.6 | —— |
?
表5:国际交流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备注 | |
1 | 国(境)外人员培训量 | 人日 | 216 | —— |
2 | 专任教师赴国(境)外引导和开展培训时间 | 人日 | 60 | —— |
3 | 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专业教学标准数 | 个 | 0 | 开发XX标准被XX、XX采用;…… |
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课程标准数 | 个 | 0 | 开发XX标准被XX、XX采用;…… | |
4 | 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 | 项 | 0 | XX(姓名)在XX(大赛名),获XX奖;…… |
5 | 国(境)外办学点数量 | 个 | 0 | XX年,在XX(国家或地区全称),设立XX(办学点全称);……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